合同诈骗是违法行为,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将构成合同诈骗罪。
从资深高级律师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具体分析:
行为性质:合同诈骗是指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一方通过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手段,使对方产生错误认识而签订或履行合同,从而非法占有对方财物的行为。这一行为侵害了市场经济秩序和合同双方的合法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
犯罪构成要件:
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犯合同诈骗罪的,根据情节轻重不同,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
追诉时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的规定,对于合同诈骗罪,追诉时效一般为五年;但对于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追诉时效为十年;对于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追诉时效为二十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
预防与救济措施:除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外,还可以通过民事诉讼等方式要求赔偿损失,同时加强合同审查,提高自身防范意识,避免成为合同诈骗的受害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相关法律规定)
总之,合同诈骗不仅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还严重损害了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共利益,必须依法予以严惩。遇到此类情况时,应积极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