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提问的核心在于了解关于伪造公章进行合同诈骗可能面临的刑事责任,以及相关的法律依据。
伪造公章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条的规定,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合同诈骗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犯罪数额与量刑关系:在处理合同诈骗罪时,犯罪数额是决定刑罚轻重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数额较大是指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数额巨大是指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数额特别巨大是指五十万元以上。
共同犯罪:若伪造公章用于合同诈骗涉及多人共同作案,则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构成共同犯罪,应当根据各人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和应负的责任分别定罪处罚。
自首与立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第六十八条的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特别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伪造公章并实施合同诈骗的行为,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视情节轻重,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下至无期徒刑不等的刑罚。犯罪分子应当认识到,法律对这类行为持严厉态度,主动投案自首或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在量刑上获得一定的宽大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