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想了解的是关于合同诈骗罪的定义及构成要件,并希望知晓一旦涉嫌此类犯罪,经侦介入后的处理流程和相关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的规定,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作为资深高级律师,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为您详细解答:
- 犯罪主体:合同诈骗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成为本罪主体。
- 主观方面:本罪在主观上表现为故意,并且必须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这是区别于民事欺诈的重要标志之一。
- 客观方面:包括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实施了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行为;并且该行为导致了对方当事人财产损失的结果。
- 犯罪客体: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既侵犯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又侵犯了公私财产所有权。
- 量刑标准:根据《刑法》第224条规定,数额较大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综上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合同诈骗罪做出了明确规定,对于涉嫌此类犯罪的行为,公安机关经侦部门有权依法进行调查取证,并根据调查结果提请检察机关审查起诉。因此,一旦发现存在合同诈骗嫌疑时,应及时配合相关部门开展工作,以便尽早查明事实真相,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