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可能想了解的是,如果涉及合同诈骗的情况下,政府扶持资金是否仍有可能被诈骗,以及诈骗者将如何受到法律的制裁。他们可能想知道如何界定合同诈骗,政府扶持资金的法律地位,诈骗者的法律责任,受害者如何寻求法律救济,以及相关法律依据。
从资深高级律师的角度看,首先,需要理解的是,合同诈骗属于《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所规定的诈骗罪,特别是其中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其次,政府扶持资金是公共资源,一旦被非法获取或挪作他用,显然违反了《刑法》中关于诈骗公共财物的规定。再者,诈骗者可能触犯《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将面临刑事责任。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1年3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第一条明确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总结来说,用户应关注的法律问题包括合同诈骗的定义和刑罚,政府扶持资金的法律保护,以及诈骗案件中的受害者权益。根据中国法律,任何企图通过欺诈手段非法获取政府扶持资金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严厉惩处。因此,对于涉及政府扶持资金的合同诈骗,不仅违反了经济秩序,也触犯了刑事法律,将依法受到严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