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合同本身是真实的,但一方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等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签订合同时,仍然可能构成合同诈骗罪。关键在于是否存在欺诈行为以及该行为是否导致了对方财产损失。
从资深高级律师的角度来看,对于“合同是真的但涉嫌合同诈骗”的情况,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分析:
欺诈行为的存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的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合同诈骗罪。因此,即使合同文本本身真实存在,但如果一方通过编造虚假信息(如伪造资质证明)、故意隐瞒重要事实(如隐瞒财务状况)等方式诱导另一方签约,则符合本条所指的欺诈行为。
非法占有的目的:实施欺诈的一方必须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这需要结合具体案情来判断,比如查看是否有转移资金至个人账户而非用于约定用途的行为。
造成经济损失:受害方因受骗而遭受实际经济损失也是认定合同诈骗的重要条件之一。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经济犯罪案件中涉及财产问题若干规定》(法释〔2000〕1号)第十二条:“……给国家、集体或者公民个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可视为‘数额较大’。
证据收集与固定:在处理此类案件时,证据链条的完整性至关重要。包括但不限于电子邮件往来记录、通话录音、银行转账凭证等能够证明欺诈行为及其后果的相关材料。
法律救济途径:受害者可以通过向公安机关报案的方式寻求司法保护;同时也可以考虑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损失及违约金等。
综上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明确了合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并规定了相应的刑事责任;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经济犯罪案件中涉及财产问题若干规定》则进一步细化了量刑标准。即便合同形式上无误,只要存在欺诈成分并给对方造成了实质损害,就有可能触犯相关法律法规。
总结:即使合同文件本身是真实的,如果其中一方采取了欺骗手段促使对方基于错误认识签订了合同,并因此导致了对方的经济损失,则仍可能构成合同诈骗。面对此类情形,建议及时搜集保留证据并向专业法律顾问咨询后续维权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