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没有签订正式合同的情况下是否可能构成合同诈骗。从法律角度看,合同诈骗的核心在于行为人是否通过欺骗手段获取了对方的财产或利益,而不仅仅依赖于是否有书面合同。
定义与构成要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24条,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即使没有书面合同,只要行为人通过虚假陈述或其他欺诈手段使对方产生错误认识并因此交付财物,就可能构成合同诈骗。
证据要求:在司法实践中,证明合同诈骗的关键在于证明行为人的主观故意和客观行为。即便没有书面合同,但如果有其他证据(如电子邮件、短信、证人证言等)能够证明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且对方因此遭受损失,同样可以认定为合同诈骗。
合同形式的多样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469条,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这意味着,合同的形式并不限于书面,任何形式的合意都可能成为合同诈骗的基础。
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条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依照刑法第224条的规定定罪处罚。该解释进一步明确了合同诈骗罪的适用范围,不限于书面合同。
案例参考:在实际案例中,如“张某合同诈骗案”(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案例第123号),法院判决指出,即使双方未签订书面合同,但张某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式,使对方误认为存在真实交易而交付财物,最终被认定为合同诈骗罪。
综上所述,合同诈骗的认定不以书面合同为必要条件,关键在于行为人是否通过欺骗手段获取了对方的财产或利益。如果存在充分的证据证明行为人的欺诈行为,即便没有书面合同,也有可能构成合同诈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