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想了解的是,什么样的行为构成合同诈骗,以及可能涉及的相关法律责任。
从资深高级律师的角度来看,合同诈骗通常涉及以下五个方面:
欺诈意图:合同诈骗的核心是行为人必须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故意欺诈意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摘自《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
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行为人通过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诱使对方签订合同,从而骗取财物。
合同的虚假性:合同诈骗中的“合同”通常是虚假的,可能是伪造的商业合同,或者是基于虚假信息签订的合同。
受害者损失:受害方因信任这些虚假信息而遭受财产损失。
违法所得的数额:根据《刑法》规定,只有当诈骗金额达到“数额较大”时,才会被认定为合同诈骗罪。这里的“数额较大”在司法实践中通常是指三万元至三十万元。
综上,合同诈骗的认定需要结合行为人的欺诈意图、虚构事实的行为、虚假合同的使用、受害者因此产生的实际损失,以及诈骗金额的大小等多种因素。在中国,根据《刑法》规定,对于此类犯罪行为会依法进行严厉的刑事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