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的问题是关于代持合同诈骗的法律性质和相关法律规定。代持合同诈骗通常涉及委托人与受托人之间就特定财产或权益签订代持协议,而受托人却利用该协议进行欺诈行为的情况。
- 法律性质:代持合同诈骗属于经济犯罪的一种,其本质是对他人财产的非法占有和转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 行为构成要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应当认定为“数额较大”。同时,该解释第五条还规定了“数额巨大”和“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
- 证据要求:在司法实践中,证明代持合同诈骗的关键在于收集和提供充分的证据,包括但不限于合同文件、资金往来记录、证人证言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规定:“证据包括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当事人的陈述、鉴定意见、勘验笔录。”
- 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 民事责任:除了刑事责任外,受害人还可以通过民事诉讼途径向受托人追偿损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九条规定:“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一)停止侵害;(二)排除妨碍;(三)消除危险;(四)返还财产;(五)恢复原状;(六)修理、重作、更换;(七)赔偿损失;(八)赔礼道歉;(九)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总结:代持合同诈骗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涉及到刑事和民事两个层面的责任追究。在处理此类案件时,应当注重收集和提供充分的证据,以确保公正的判决结果。同时,受害人应当积极采取措施,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