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诈骗罪中的“数额较大”是指在合同诈骗中非法获取财物的价值达到一定标准,根据最新司法解释,一般指个人诈骗金额在2万元以上不满50万元。对于单位犯罪,则起点更高。
从资深高级律师的角度来看,关于合同诈骗罪中“数额较大”的认定及其法律后果,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分析:
数额认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1〕7号),个人实施合同诈骗,数额较大的起点为人民币2万元至50万元之间;而单位犯本罪,则以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行为定罪处罚,其数额较大的标准会有所提高。
主观故意:构成合同诈骗罪不仅需要行为人客观上实施了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行为,还必须具备非法占有他人财产的目的。这要求证明行为人在签订合同时就已存在欺诈意图,而非事后因履行困难而产生的违约行为。
损害结果:除了满足上述数额条件外,还需造成被害人实际经济损失或其他严重后果作为构成要件之一。如果只是签订了虚假合同但未给对方造成任何损失,则可能不构成此罪。
证据收集与固定:针对此类案件,公安机关应依法全面收集固定相关书证、物证及电子数据等各类证据材料,确保能够充分证明被告人的犯罪事实。同时要注意保护受害者的合法权益,在侦查过程中遵循法定程序,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基本权利不受侵犯。
量刑考量因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的规定,“数额较大”的情况下,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法院在量刑时还会考虑被告人是否有自首、立功表现以及是否积极退赃等因素。
综上所述,对于涉嫌合同诈骗罪且涉案金额达到“数额较大”标准的情况,不仅要关注具体的经济价值衡量标准,还需要综合考量行为人的主观恶意程度、造成的社会危害性等多个维度来判断其法律责任。正确理解和适用法律规定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稳定的重要保障。
总结:合同诈骗罪中的“数额较大”有明确的量化标准,但判定该罪名成立还需结合其他多个因素综合考量。准确把握这些要素有助于更好地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环境和个人财产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