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核心问题概要:用户因疫情期间经济压力导致房贷断供,寻求保持房产的策略及法律建议,期望了解如何在当前困境中合法维护自身权益,避免房屋被银行强制执行。
在遭遇不可抗力如疫情等情况下,借款人可依据《民法典》第五百九十条规定:“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向贷款银行申请贷款展期或调整还款计划,以缓解短期经济压力。实践中,需与银行协商,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如失业证明、收入减少证明等,争取银行理解并达成协议。
疫情期间,中国政府及金融机构出台了一系列救助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延期还本付息、减免利息等。借款人应密切关注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及地方金融监管机构发布的最新政策,及时申请适用的救助方案。例如,《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银保监会关于进一步对中小微企业贷款实施阶段性延期还本付息的通知》(银发〔2020〕122号)提供了具体的延期还本付息指导方针。
若与银行协商未果,借款人可寻求法律援助,通过当地法律援助中心或律师协会获得法律咨询,了解自身权利并探讨解决方案。同时,可尝试通过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或人民调解委员会介入调解,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维护自身作为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部分地区已试点个人破产制度,如深圳、温州等地。符合条件的借款人可考虑申请个人破产重组或清算,通过法定程序解决债务危机。《深圳经济特区个人破产条例》和《温州市个人债务集中清理条例》为试点地区的个人提供了法律途径来处理无法清偿的债务,包括房贷,但需注意此途径会对个人信用造成重大影响。
若银行提起诉讼并申请财产保全,借款人应及时参与诉讼过程,积极表达还款意愿及实际困难,提交证据说明断供的合理原因,争取法院理解并采取灵活的执行措施。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法院在执行过程中应考虑被执行人的基本生活保障,避免过度执行。
面对疫情导致的房贷断供问题,借款人应首先尝试与银行沟通调整还款计划,利用政府及金融机构的救助政策,同时积极寻求法律援助与调解,必要时探索个人破产等法律途径。在整个过程中,保持与相关机构的积极沟通,充分利用法律工具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力求在困难时期实现债务重组或延期,最终保护住自己的房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