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当前社会中因经济压力而无法按时偿还房贷的人群比例;二是面对可能的断供风险,购房者可以采取哪些法律上的保房策略。作为资深高级律师,从法律角度分析这个问题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关于房贷断供的社会现状: 根据中国银保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数据,近年来由于经济波动、个人收入下降等原因,确实存在部分借款人出现房贷逾期的情况,但具体断供人数占总贷款人数的比例并未公开具体统计数据。
法律框架下的断供责任与后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191条明确规定:“抵押期间,抵押人未经抵押权人同意,不得转让抵押财产,但受让人代为清偿债务消灭抵押权的除外。”这意味着,如果借款人断供,银行有权依法处置抵押房产以偿还贷款。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406条规定,抵押期间,抵押人可以转让抵押财产,但应当及时通知抵押权人。因此,在未获得银行同意的情况下擅自出售房产的行为将受到限制。
提前还款与延期还款协议: 针对可能出现的经济困难,借款人可与贷款银行协商制定合理的还款计划,如申请延长贷款期限或调整月供金额等。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9条,出借人与借款人既约定了逾期利率,又约定了违约金或者其他费用,出借人可以选择主张逾期利息、违约金或者其他费用,也可以一并主张,但是总计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的部分,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因此,借款人应积极与银行沟通,寻求合法途径减轻财务负担。
个人破产制度下的保护机制: 对于无力偿还全部债务的个人,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适用于自然人)提供了个人破产制度框架,允许符合条件的债务人通过合法程序实现债务重组或豁免,从而避免因断供导致资产被强制执行的风险。不过,目前该法尚未正式实施,相关细则仍在讨论中。
政府及金融机构提供的支持措施: 在面临断供风险时,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通常会提供一定形式的支持或援助,比如临时性的财政补贴、低息贷款转贷服务等。例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的意见》中提到,各级政府应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确保其合理评估借款人的还款能力,避免过度放贷。
综上所述,面对房贷断供的风险,借款人应首先与银行积极沟通,尝试达成新的还款协议;其次,了解并利用好个人破产制度下的保护机制;同时,关注政府和金融机构出台的相关扶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来保障自身权益不受损害。
以上分析基于现行有效的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但具体情况还需结合个案事实和最新法律动态进行判断。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建议咨询专业律师获取个性化法律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