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想了解的是目前房贷断供(即购房者停止支付按揭贷款)的普遍比例,以及在面临断供风险时,有哪些合法且有效的保全房产的策略。这个问题涉及到金融合同履行、物权法、合同法以及民事诉讼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首先,从法律角度来看,购房者的义务主要源于《合同法》第六十条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对于房贷,一旦签订贷款合同,就形成了法律约束力,必须按时偿还。如果出现困难,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二条,债务人遇到经济困难无法还款时,可以尝试与债权人(银行)协商调整还款计划或利率,以减轻负担。
其次,购房者可以考虑出售或出租部分财产,如车位、储物间等,以筹集资金,这涉及《物权法》第一百八十三条的私人财产权和使用权。同时,如果购房者选择断供,银行有权依据《物权法》第一百九十五条对抵押房产进行拍卖,以弥补贷款损失。
再者,购房者应关注自身的信用记录,因为连续断供可能会影响其在《征信业管理条例》中的信用评级,对未来信贷活动产生限制。
此外,如果购房者认为银行在贷款过程中存在违规操作,可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主张权利。例如,如果银行在贷款过程中存在误导或者隐瞒重要事实,购房者有权要求纠正或解除合同。
最后,购房者可以寻求法律援助,通过公益律师团、社区组织或消费者协会获取咨询和帮助,这在中国的《法律援助条例》中有所规定。他们也可以尝试调解、仲裁或诉讼方式解决与银行的纠纷,这在《民事诉讼法》中均有详细阐述。
总结来说,房贷断供比例并无统一标准,因个人经济状况、银行政策、市场环境等多种因素而变化多端。在面临断供风险时,购房者可以通过重新谈判贷款协议、处置非必需财产、维护自身信用记录、检查银行操作合法性、寻求法律援助和利用法律手段解决纠纷等方式,尽可能保全房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