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想了解的是,在太原出现的因断供而选择放弃房产的现象,其背后的法律后果及可能采取的法律措施。从资深高级律师的角度来看,这涉及到合同法、物权法、银行贷款协议等多个方面的法律规定。
违约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当购房者因为个人原因停止偿还房贷时,即构成对贷款合同的违约,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支付违约金、滞纳金等。
抵押权实现:依据《民法典》第三百九十四条的规定,“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担保物权的情形,债权人有权就该财产优先受偿。”如果借款人未能按时还款,则银行作为抵押权人可以依法申请拍卖或变卖抵押房产来清偿债务。
信用记录影响:虽然不是直接由法律条文规定,但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征信业管理条例》第十六条,“信息提供者向征信机构提供个人不良信息的,应当事先告知信息主体本人。”一旦出现房贷逾期情况,相关信息将被记录在个人征信报告中,对未来申请贷款等金融服务产生不利影响。
诉讼程序:若双方无法协商解决纠纷,《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了提起民事诉讼的基本条件。银行可以通过法院起诉要求购房者履行还贷义务,并请求强制执行。
社会救助与政策支持:对于确实面临经济困难无力偿还贷款的情况,《关于妥善处理新冠肺炎疫情相关住房信贷问题的通知》(银保监发〔2020〕6号)提出了一些临时性政策措施,如延长还款期限、调整还款计划等,帮助受影响的家庭渡过难关。
总之,面对“断供弃房”的情况,购房者不仅要面对经济损失和信用受损的风险,还可能面临法律诉讼;同时,也应积极寻求与金融机构沟通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利用现有政策获得一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