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房断供,即借款人停止偿还房屋贷款,任由银行处置抵押房产的行为,其后果不仅涉及财产损失,还可能对个人信用、未来贷款能力乃至法律责任产生深远影响。
房产被拍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一百九十五条,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抵押权人可以与抵押人协议以抵押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抵押财产所得的价款优先受偿。这意味着,一旦借款人断供,银行有权通过法律程序申请拍卖房产,用以偿还剩余贷款及产生的利息、罚息等费用。
信用记录受损:断供行为会被记录在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中,严重影响借款人的信用评分。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第十六条,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为自不良行为或者事件终止之日起5年,这将直接影响借款人未来申请信用卡、贷款等金融服务的能力。
承担额外费用:房产拍卖后,如果所得款项不足以覆盖贷款本金、利息及因处置房产产生的各种费用(如评估费、拍卖费、律师费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一十条,借款人还需补足差额。此外,银行可能还会追究借款人的违约责任,要求支付违约金。
面临诉讼风险:银行在采取拍卖措施前,往往会先通过法律途径追讨欠款,借款人可能会收到法院的传票,参与诉讼过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借款人需承担相应的诉讼费用,并可能面临败诉后的强制执行。
个人财产可能被冻结或扣押:在极端情况下,如果拍卖房产后仍有债务未清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二条,法院可以裁定冻结、划拨被执行人的存款,或者扣押、提取被执行人的其他财产以清偿债务。
弃房断供不仅会导致房产丧失,还会严重损害个人信用记录,增加经济负担,并可能卷入漫长的法律纠纷中。鉴于此,建议借款人在遇到还款困难时,尽早与银行沟通,探讨贷款重组、延期还款等解决方案,以避免更加不利的法律后果。在任何决策前,咨询专业法律意见是明智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