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问题的核心是:如果购房人停止支付按揭贷款(即断供),将会产生什么样的法律后果。答案概括为:一、银行有权按照借款合同约定和法律规定启动催收程序,甚至申请法院拍卖抵押房产;二、购房人的信用记录将受到严重影响,可能被列入征信黑名单;三、购房人需承担违约责任,支付逾期利息和罚息;四、若拍卖所得不足以偿还贷款本息及相关费用,银行仍可向购房人追偿剩余债务;五、在某些情况下,购房人可能面临刑事责任。
从法律角度详细分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一百九十二条的规定:“抵押期间,抵押人经抵押权人同意转让抵押财产的,应当将转让所得的价款向抵押权人提前清偿债务或者提存。转让的价款超过债权数额的部分归抵押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债务人清偿。” 若购房者断供,银行作为抵押权人有权通过司法途径处置抵押房产。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七十六条:“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以及第五百零九条第三款:“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断供行为构成违约,购房人需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按照《中国人民银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规定,断供情况会被如实录入央行征信系统,影响个人信用记录。
如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条规定,拍卖房产所得款项不足以偿还贷款本息及相关费用时,银行可以继续向购房者追偿剩余债务。
在极端情况下,如触犯了《刑法》中诈骗贷款罪等相关条款,购房者还可能面临刑事责任。
综上所述,购房者在购房过程中断供会带来一系列严重的法律后果,包括但不限于房产被拍卖、信用受损、额外支付违约金及利息、承担剩余债务责任乃至面临刑事责任。因此,在购房过程中务必充分考虑自身经济承受能力,按时履行还款义务,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与法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