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想了解的主要是关于购房人放弃房产并停止支付按揭贷款后可能面临的法律后果。这通常涉及到贷款违约、个人信用影响、财产损失、法律责任及可能的诉讼风险。
首先,从法律角度来看,弃房断供意味着借款人违反了与银行签订的贷款合同,需要承担违约责任。根据《合同法》第八十二条:“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这意味着借款人可能面临支付违约金或被银行起诉的风险。
其次,中国人民银行的个人信用信息系统会记录这种违约行为,对借款人的信用记录造成严重影响,可能导致借款人未来在金融活动中遭遇诸多不便。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第十六条规定:“信息主体享有要求更正、删除错误、侵害合法权益的不良信息的权利。”
再者,弃房断供可能导致借款人失去抵押物——房产。依据《物权法》第一百九十条规定:“抵押期间,抵押权人不得擅自处分抵押财产。”但若借款人严重违约,银行有权依据合同条款处置抵押房产。
此外,银行可能会提起民事诉讼,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借款人可能需要出庭应诉,增加额外的经济和精神负担。
最后,如果借款人无法偿还贷款,依据《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条,若银行能证明借款人有非法占有目的,可能构成贷款诈骗罪。
总结来说,弃房断供的法律后果严重,不仅可能导致经济损失、信用记录受损,甚至可能面临房产被执行、法律诉讼以及可能的刑事责任。因此,对于借款人而言,应尽量避免弃房断供,而是寻求与银行协商解决贷款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