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问题概述:面临断供困境时,用户询问在法律层面,选择断供还是主动出售房产,哪种做法更优,希望了解资深高级律师从五个方面对此进行详细分析,并提供相关中国法律依据。
资深高级律师分析:
法律责任对比:断供将导致违约,银行有权根据《合同法》第107条及《民法典》第676条要求借款人继续履行还款义务或承担相应违约责任,包括支付逾期利息、罚息、诉讼费等,并可能被银行起诉追偿(《民事诉讼法》第119条)。而主动出售房产,若所得款项足以偿还贷款,可避免违约,依据《物权法》第192条,经抵押权人同意,抵押人可以转让抵押财产,从而解除债务。
信用影响对比:断供将对个人信用记录造成严重影响,《征信业管理条例》第14条、第16条规定,逾期还款信息将被纳入信用报告,影响未来贷款、信用卡申请等金融活动。主动出售房产并按时清偿贷款,则能保持良好信用记录。
资产处置灵活性对比:断供后,银行可能通过司法途径强制拍卖房产(《民事诉讼法》第284条),拍卖价格往往低于市场价,且剩余款项未必归还借款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拍卖、变卖财产的规定》第29条)。主动出售房产,借款人可自主定价、寻找买家,有望获取更高售房款,保护自身经济利益(《合同法》第211条)。
时间成本与心理压力对比:断供后,需经历银行催收、诉讼、强制执行等漫长过程(《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期间心理压力巨大。主动出售房产虽需投入一定时间和精力,但过程相对可控,且避免了诉讼纠纷带来的困扰(《合同法》第93条)。
其他潜在风险对比:断供可能导致银行申请冻结借款人其他财产(《民事诉讼法》第100条),甚至影响到配偶、子女等家庭成员的生活(如共有财产被处置)。主动出售房产则可规避这些风险,确保家庭财产安全(《婚姻法》第17条、第18条)。
总结:从法律责任、信用影响、资产处置灵活性、时间成本与心理压力,以及潜在风险五个方面综合考虑,主动出售房产相较于断供,无论在法律后果、经济利益,还是个人及家庭生活安宁上,均展现出明显优势。因此,在面临断供困境时,建议优先考虑主动出售房产以妥善解决贷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