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提问意在了解“弃房断供”现象的真实性及其背后的法律影响与后果。作为资深高级律师,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详细解析:
定义与现象存在性:“弃房断供”是指购房者因经济困难等原因停止偿还银行按揭贷款,主动放弃已购房产的行为。现实中,由于经济波动、个人财务困境等因素,此类现象确实存在。
合同违约责任:根据《民法典》第577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弃房断供构成对贷款合同的严重违约,银行有权要求借款人继续履行还款义务或赔偿相应损失。
抵押物处置:依据《民法典》第391条和第410条,房屋作为抵押物,当借款人无法按期偿还贷款时,银行有权依法处分该抵押房产,通常通过司法拍卖等方式收回贷款。同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有关担保制度的解释》第66条规定,银行在实现抵押权时应遵循公平、合理原则,保障各方合法权益。
信用记录影响: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第16条,借款人弃房断供的信息将被纳入其信用报告,对其信用评级产生负面影响,可能限制其未来获取信贷、就业、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机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8修正)也明确了恶意透支等失信行为的刑事责任。
其他法律责任:若断供行为涉及欺诈、恶意逃避债务等情节,根据《刑法》第193条(贷款诈骗罪)、第196条(信用卡诈骗罪)等相关规定,借款人可能面临刑事追责。此外,根据《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借款人还需承担因银行提起诉讼产生的诉讼费用。
综上所述,弃房断供现象确有发生,且涉及多重法律后果。购房者不仅需承担违约责任、面临抵押房产被处置的风险,还将承受信用记录受损、可能的刑事责任以及诉讼费用等负担。因此,购房者在遭遇经济困难时,应积极寻求与银行协商调整还款计划、申请债务重组等合法途径,避免陷入弃房断供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