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的核心问题是:在房地产开发商(房开)资金链断裂、甚至“跑路”的情况下,购房者因预期交房无望或项目烂尾,选择停止继续偿还银行贷款(断供)时,将面临的法律后果及应对策略。
贷款合同责任:购房者与银行之间存在借贷关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已由《民法典》替代)第60条及《民法典》第467、509条,双方应全面履行合同义务。购房者断供构成违约,银行有权依据贷款合同要求其继续还款并可能追加违约金。
房屋预售合同:购房者与房开公司之间的预售合同独立于贷款合同。根据《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若房开跑路导致项目无法继续,购房者可要求解除合同、返还已付购房款及利息,并可能获得赔偿。
消费者权益保护: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若房开存在欺诈行为,购房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请求惩罚性赔偿。此外,《民法典》第577-580条对违约责任有明确规定,强化了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银行抵押权执行:购房者以所购房屋作为贷款抵押,根据《物权法》(现已被《民法典》吸收)及《民法典》第392-395条,银行在购房者断供后,有权通过司法途径拍卖抵押物以清偿债务。购房者不仅可能失去房屋,还可能面临额外的财务损失。
政府监管与救助措施:针对房开跑路导致的项目烂尾,地方政府通常会介入协调,如设立专项基金、推动项目重组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完善商品住房预售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鼓励地方政府建立预售资金监管制度,保护购房者利益。
购房者面对房开跑路和项目烂尾时,断供虽是无奈之举,但需谨慎考虑其法律后果。一方面,应积极利用法律武器,通过解除预售合同、寻求赔偿等方式维护自身权益;另一方面,应主动与银行沟通,探索贷款展期或重组的可能性,避免个人信用受损及更严重的财产损失。在政府层面,应持续关注相关政策动态,利用政府提供的救助措施减轻损失。最终,建议在专业律师的指导下,综合考量各方面的法律后果,制定最合适的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