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想了解的问题核心在于:在遇到经济困难无法继续偿还房贷时,选择弃房断供将面临哪些法律后果及应如何合法应对?
合同违约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百二十二条,“承租人无正当理由未支付或者迟延支付租金的,出租人可以请求其在合理期限内支付;承租人逾期不支付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此处虽提及的是租赁合同,但民法典中关于合同的基本原则同样适用于购房贷款合同。购房者(借款人)与银行签订的贷款合同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断供行为构成违约,银行有权要求借款人继续履行合同,支付欠款、利息及可能产生的违约金。
房屋被拍卖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一百九十五条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一十条,当借款人未按期还款,且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的,贷款银行作为抵押权人,有权依照法律规定以抵押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这意味着,银行可以通过法律程序申请对抵押房产进行拍卖,用以偿还贷款及产生的相关费用。
信用记录受损: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借款人的违约信息将会被记录在中国人民银行的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中,影响其未来的信贷申请、就业及日常生活中的其他信用评估场景,如租房、申请信用卡等。
额外费用承担:断供后,除需继续偿还本金和利息外,借款人还需承担因违约产生的罚息、诉讼费、执行费、律师费等额外费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五百八十四条对此有相关规定,要求违约方赔偿因其违约给对方造成的损失。
法律责任:极端情况下,若借款人有能力偿还而恶意逃避债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的规定,可能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面临刑事责任。
弃房断供非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带来一系列严重的法律后果,包括但不限于信用污点、财产损失、额外费用负担乃至刑事责任。面对经济困难,建议积极与银行沟通,探讨贷款重组、延期还款等可行性方案,必要时可寻求法律专业人士的帮助,以合法途径妥善处理财务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