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 > 民事民法 > 合同纠纷 > 问答详情

合同诈骗欺骗手段包括?

用户:156****9187 江州区 2024-11-27 15:51 合同纠纷 浏览量:27575
精选律师最佳回答:
姚娟
姚娟*律师/13728647853(微信同号) 专职律师 立即咨询
广东卓建律师事务所
擅长领域: 公司法、股权纠纷、融资借款、股权激励、改制重组、合同纠纷

合同诈骗是指行为人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等手段,使对方产生错误认识并基于此错误认识签订合同,从而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行为。您希望了解合同诈骗的具体欺骗手段及其法律依据,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1. 虚构主体资格:行为人可能伪造、变造公司、企业或其他组织的印章、证件,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24条的规定,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 虚假担保:行为人在签订合同时提供虚假的财产证明、信用报告等作为担保,使对方相信其具有履约能力。《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经济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指出,行为人以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或者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的,应当认定为“以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

  3. 虚假履行能力:行为人故意夸大自己的生产、经营能力,或者隐瞒自身财务状况,使对方误认为其有能力履行合同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52条规定,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无效。

  4. 利用合同条款:行为人在合同中设置陷阱,如故意使用模糊不清的条款,或者在合同中加入对己方有利而对对方不利的条款,误导对方签约。《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6条明确,经营者不得以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减轻或者免除经营者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等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

  5. 拖延履行或拒绝履行:行为人在收到对方支付的款项后,以各种理由拖延履行合同义务,甚至直接消失,逃避法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578条规定,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对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届满前请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综上所述,合同诈骗的欺骗手段多种多样,但均围绕着使对方产生错误认识,进而签订对自己不利的合同。对于上述行为,我国法律均设有明确的禁止性规定及相应的法律责任。

相关问答
解答律师
姚娟 专职律师
广东卓建律师事务所
公司法、股权纠纷、融资借款、股权激励、改制重组、合同纠纷
服务地区:深圳市
同城律师推荐
  • 拓娜娜 专职律师
    陕西益图律师事务所
    法律顾问、公司上市、房产纠纷、离婚律师
    服务地区:西安市
  • 秦健峰 专职律师
    广东祥祺律师事务所
    抵押担保、经济仲裁、公司犯罪、公司法、债权债务、自然资源
    服务地区:深圳市
  • 蔡传文 专职律师
    安徽年代律师事务所
    交通事故、房产纠纷、刑事自诉、法律顾问、人身损害
    服务地区:合肥市
  • 范向军 专职律师
    专注民事商事法律咨询
    经济仲裁、保险理赔、融资借款、经销代理、刑事合规、医疗纠纷
    服务地区:惠州市
  • 李老师 知识产权工程师
    专注知识产权相关服务
    知识产权、产品和服务认证、法律文书代写、离婚起诉书、履约保函
    服务地区:郴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