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是,合同诈骗确实构成犯罪。用户的问题实质上是在询问合同诈骗在法律中的定义和性质,特别是它是否属于犯罪行为。
从资深高级律师的角度,合同诈骗是指通过欺诈手段,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非法占有他人财物或者诱使他人遭受损失的行为。在中国,这被视为严重的经济犯罪。以下从五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法律定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合同诈骗罪是指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较大数额的财物,或者严重不负责任地单方或者无理地不履行合同,数额较大的行为。
刑事责任:若行为人触犯了合同诈骗罪,将依照刑法追究其刑事责任,这包括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以及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立案标准: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1〕7号),合同诈骗数额在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规定的“数额较大”,即构成犯罪。
定罪量刑:刑法规定,犯合同诈骗罪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受害者救济:对于受害者,可以通过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方式,请求法院判决犯罪分子返还被骗取的财物,或赔偿经济损失。
总结来说,合同诈骗不仅构成了犯罪,且其定罪和量刑主要取决于诈骗的数额和情节。受害者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追讨损失,而国家也将对犯罪行为进行刑事处罚。因此,预防和打击合同诈骗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保障交易安全的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