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诈骗立案后,警方将启动侦查程序,收集证据,查明事实,并对犯罪嫌疑人采取相应的强制措施。以下从五个方面详细解析这一过程及其法律依据:
立案与侦查启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10条,公安机关接到报案、控告、举报或者发现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时,应当立案;立案后,依照法定程序开始侦查。这标志着案件正式进入司法程序。
调查取证:依据《刑事诉讼法》第134条至141条相关规定,侦查机关有权采取询问证人、被害人,勘验、检查现场,搜查,扣押物证、书证,查询、冻结存款、汇款等措施来获取证据,以证明案件事实。
采取强制措施:根据《刑事诉讼法》第82条,对于现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可以先行拘留;第90条规定了逮捕条件及程序,即在具备一定条件下,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由公安机关执行逮捕。这些措施旨在防止嫌疑人逃逸、毁灭证据等。
告知权利义务:《刑事诉讼法》第146条明确指出,在第一次讯问犯罪嫌疑人时,应当告知其享有的诉讼权利和义务,包括聘请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帮助的权利。这是保障嫌疑人合法权益的重要环节。
移送审查起诉:当侦查终结,认为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时,《刑事诉讼法》第160条要求公安机关应当写出起诉意见书,连同案卷材料、证据一并移送同级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是否提起公诉。
总之,合同诈骗案件立案后,公安机关会依法进行全面侦查,并根据调查结果采取相应法律行动。在整个过程中,严格遵循法定程序,确保案件得到公正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