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想知道:其购买的抵押车是否遭受了合同诈骗,并希望了解涉及的法律问题及救济途径。
作为资深高级律师,我将从五个方面进行解析:
合同效力:首先,需确认购车合同是否有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若对方在订立合同时存在欺诈行为,使您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合同,该合同可能属于可撤销合同。购车时,如果卖方隐瞒抵押状态或提供虚假信息,可能构成欺诈。
物权变动:根据《物权法》第一百九十一条规定,抵押期间,抵押人未经抵押权人同意,不得转让抵押财产。因此,若未解除抵押就出售车辆,可能导致买受人无法取得完整的所有权。
诈骗罪的认定:按照《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关于合同诈骗罪的规定,如卖方明知车辆存在抵押且无法正常过户,却故意隐瞒并骗取购车款项,可能构成合同诈骗罪。
民事责任:根据《侵权责任法》第四十七条,因欺诈行为造成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请求赔偿损失。若购车者遭遇诈骗,有权要求卖方退还购车款并赔偿相应损失。
救济途径:发现被骗后,应立即收集相关证据(如购车合同、付款凭证、车辆抵押登记信息等),向公安机关报案追究刑事责任,并可以同时提起民事诉讼,请求法院确认合同无效或者撤销合同,返还购车款及赔偿损失。
总结来说,购车人在购买抵押车过程中如遇隐瞒抵押事实或虚假陈述等情况,可能存在合同诈骗风险,需要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包括但不限于申请撤销合同、主张损害赔偿以及刑事报案等。同时,购车人在购车前应做足尽职调查,确保所购车辆无权利瑕疵,避免陷入此类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