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希望了解关于虚假安置房合同诈骗的相关法律问题,具体包括其定义、法律责任、受害者救济途径等。以下将从五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虚假安置房合同诈骗是指行为人通过伪造或篡改安置房合同,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使对方产生错误认识并基于该错误认识签订合同,从而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6条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行为人实施虚假安置房合同诈骗,不仅可能承担刑事责任,还可能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165条:“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01条也规定了被害人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要求行为人赔偿损失。
受害者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寻求救济:
受害者在发现被骗后,应立即采取措施收集和保存相关证据,包括但不限于:
为了预防虚假安置房合同诈骗,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虚假安置房合同诈骗是一种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受害者应积极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通过报警、提起民事诉讼、行政投诉等方式,可以有效追究行为人的法律责任并获得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