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的问题核心在于如何从法律角度界定在出借行为中出现的合同诈骗罪。答案要点包括:一是明确合同诈骗的法律定义,二是分析在出借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诈骗行为特征,三是探讨诈骗犯罪的主观故意要件,四是确定被骗方的财产损失情况,五是查看最新的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作为判断依据。
从五个方面具体分析:
合同诈骗罪在中国刑法第224条中有明确规定,即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等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构成此罪。
在出借行为中,如果借款人故意编造虚假的还款能力、资产状况或借款用途等信息,诱使出借人签订借贷合同,并在获得资金后逃避还款或者挥霍一空,可认定为合同诈骗。
诈骗犯罪的主观故意体现在借款人明知自己没有还款能力或并无还款意愿,仍以欺骗手段获取出借人的信任并签订合同。
对于被骗方的财产损失情况,应考察出借人在遭受欺诈后实际发生的经济损失,包括但不限于本金、利息、违约金以及其他因诈骗造成的直接或间接损失。
最新的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可参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的《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1〕7号),其中对于诈骗金额的认定标准以及诈骗犯罪的具体情节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综上所述,出借行为中的合同诈骗需结合借款人主观故意、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行为、出借人因此而产生的财产损失及现行法律法规进行综合判断。同时,司法实践中还需要充分考虑各种案件具体情况和证据材料,以准确适用法律定罪量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