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希望了解合同诈骗的认定标准,期望资深高级律师从五个方面详细解析,并提供最新的中国法律依据原文,字数不少于500字。
一、主观故意 合同诈骗的认定首要考察行为人是否存在非法占有目的的主观故意(《刑法》第224条)。行为人在签订、履行合同时,明知自己无履行能力或无实际履行意图,仍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诱使对方交付财物或处分财产,即构成主观故意。例如,虚构资质、夸大实力、虚构项目等手段骗取对方信任,意图非法占有他人财物。
二、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 行为人必须实施了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行为(《刑法》第224条)。这包括但不限于伪造合同、证件、公章,虚构交易背景、项目信息,隐瞒自身财务状况、履约能力等,导致对方在错误认知下订立并履行合同。
三、对方陷入错误认识 对方当事人因行为人的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而对合同内容、性质或对方履约能力产生错误认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第3条)。这种错误认识必须与行为人的欺诈行为有直接因果关系,且足以影响其作出订立或履行合同的决定。
四、对方基于错误认识交付财物或处分财产 对方当事人基于上述错误认识,自愿向行为人交付财物、转让权利或承担义务(《刑法》第224条)。交付财物可以是预付款、货款、定金等形式;处分财产则包括抵押、质押、转让股权、债权等。这些行为须给对方造成财产损失。
五、数额较大或其他严重情节 合同诈骗行为需达到“数额较大”或其他严重情节才构成犯罪(《刑法》第224条、《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根据相关司法解释,“数额较大”通常指个人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5000元至2万元以上,单位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5万元至20万元以上的标准。
综上所述,合同诈骗的认定需综合考虑行为人主观故意、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对方陷入错误认识、基于错误认识交付财物或处分财产以及达到一定数额或存在其他严重情节等五个方面。只有当这些条件全部符合时,才能依法认定为合同诈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