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想要了解的是在安徽省内,针对合同诈骗行为,司法机关启动刑事立案的具体条件。此外,用户也希望能够获得相关的最新法律法规的支持。
一、合同诈骗的定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的规定,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此条款为认定合同诈骗提供了基本框架。
二、立案条件:
- 存在合同关系: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法发〔1996〕32号)第一条,合同诈骗必须基于合法或非法的合同关系。
- 主观故意:行为人必须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即意图通过欺骗手段获取他人财物。
- 客观行为:实施了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行为,导致对方陷入错误认识并作出财产处分决定。
- 数额较大: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七十七条,个人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的,单位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五万元至二十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 损害结果:造成对方当事人经济损失。
三、相关法律依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法发〔1996〕32号)第一条;
-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七十七条。
综上所述,对于合同诈骗行为,除了要满足构成要件外,还需要达到一定的金额标准才能被立案侦查。同时,各地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对立案标准进行适当调整。因此,在实际操作中还需结合当地司法实践来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