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诈骗是指行为人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式,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行为。您希望了解合同诈骗的具体手法及其法律依据,以便更好地防范和应对这类犯罪。
- 虚假主体身份:行为人使用伪造的营业执照、资质证书等文件,冒充合法企业或个人与受害人签订合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24条:“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 虚假担保:提供虚假的抵押物、质押物或者保证人信息,使受害人误信其履约能力而签订合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涉及经济犯罪嫌疑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0条规定:“人民法院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发现被告的行为涉嫌犯罪的,应当将有关材料移送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查处。”
- 虚增交易金额:通过虚报价格、数量等方式,夸大合同标的额,使受害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支付高额款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52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 拖延履行义务:在收到预付款后,故意拖延履行合同义务,甚至携款潜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19条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 利用合同漏洞:故意设置合同条款陷阱,如模糊不清的条款、不合理的违约责任等,使对方在履行合同时处于不利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6条:“经营者不得以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减轻或者免除经营者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等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
综上所述,合同诈骗的手法多样且隐蔽,受害者应提高警惕,仔细审查合同内容及对方资质。一旦发现被骗迹象,应及时收集证据并向公安机关报案,同时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