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询问的是在合同诈骗案件中,签订合同的人应承担何种法律责任。答案在于:如果签订合同的一方明知或者应当知道该合同存在诈骗事实,仍恶意签订并实施诈骗行为,则可能构成刑法中的合同诈骗罪,需承担刑事责任;若仅为被欺诈一方,则主要承担民事责任,如可主张合同无效或请求赔偿损失。
从五个方面进行分析:
犯罪主观要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的规定,实施合同诈骗必须具有非法占有为目的、明知是虚假情况或者隐瞒真相的故意。
行为客观要件:签订合同的人在明知合同内容虚假、无法履行或者有其他欺诈情形下,仍然签订并利用此合同骗取他人财物。
刑事责任:根据刑法规定,实施合同诈骗行为构成犯罪的,将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民事责任:对于被诈骗的一方,依据《民法典》第五百零六条至五百一十二条等条款规定,可以要求解除合同、恢复原状、赔偿损失等。
法律程序与证据:一旦涉及合同诈骗案件,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及法院将依照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规定,依法对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审查起诉和审判,同时需要收集充分证据证明诈骗事实的存在以及签订合同人的主观故意。
综上所述,在合同诈骗案件中,签订合同的人若存在诈骗故意,则可能触犯刑法,面临刑事责任;而被诈骗的一方则有权通过民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具体法律责任划分还需结合案件具体情况和相关法律规定予以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