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希望了解网络购物诈骗与合同诈骗的区别及法律责任,包括具体法律条文和最新法律规定。
网络购物诈骗是指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的虚假交易或欺诈行为,通常涉及假冒商品、虚假广告、不履行交易义务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合同诈骗是指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网络购物诈骗的行为主体通常为网络平台上的卖家或第三方服务提供者,而合同诈骗的行为主体则更为广泛,可以是个人、企业或其他组织。
网络购物诈骗主要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如发布虚假信息、假冒网站、诱导支付等。合同诈骗则涉及合同的签订和履行过程中的各种欺诈手段,如虚构主体、提供虚假担保、逃匿等。
网络购物诈骗的受害对象主要是消费者,而合同诈骗的受害对象则包括企业、个人及其他合同相对方。
网络购物诈骗和合同诈骗均构成刑事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将面临相应的刑事责任。同时,受害者还可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七条规定:“民事主体因同一行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的,承担行政责任或者刑事责任不影响承担民事责任;民事主体的财产不足以支付的,优先用于承担民事责任。”要求赔偿损失。
综上所述,网络购物诈骗与合同诈骗在定义、行为主体、欺诈手段、受害对象及法律责任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更好地识别和防范相关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