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诈骗罪中的“合同”主要指的是在经济活动中,涉及财产性利益的合同或协议,但不包括婚姻、收养、监护等与人身关系相关的合同。此罪名的核心在于行为人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式,利用合同骗取对方财物,侵犯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他人财产权益。
合同性质:合同诈骗罪中的合同应为具有财产内容的合同,即合同的目的或标的物应当是财产性的,而非纯粹的人身权利或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明确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合同形式:合同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只要双方存在明确的合意即可构成合同诈骗罪的客体。然而,实践中,书面合同更容易证明诈骗行为的存在。
合同主体:合同诈骗罪的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刑法》第二百三十一条规定:“单位犯本节第二百二十一条至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条的规定处罚。”
合同内容:合同的内容必须是合法的,如果合同本身涉及违法活动,则不能构成合同诈骗罪的客体。但是,如果合同内容合法,而行为人通过欺诈手段使对方陷入错误认识并签订合同,则可能构成合同诈骗罪。
合同履行:合同诈骗不仅发生在合同签订阶段,也可能发生在合同履行过程中。行为人在合同签订后,通过各种手段逃避履行合同义务,从而非法占有对方财物的行为,同样可构成合同诈骗罪。
综上所述,合同诈骗罪中的合同是指在经济活动中,涉及财产性利益的合同或协议,其核心在于行为人通过欺诈手段获取对方财物,侵害了市场经济秩序和他人财产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此类行为将受到严厉的法律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