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提问涉及的是关于发生在山东省聊城市的一起2012年的合同诈骗案件的相关信息和法律解析。该问题的核心是想知道涉案的法律责任、定罪标准、量刑依据、证据要求以及此类案件在当时适用的法律规定。
从五个方面进行分析:
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的规定,合同诈骗罪是指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行为。责任人可能面临罚金及三年以下、三至十年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无期徒刑的刑事处罚。
定罪标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1〕7号),定罪需满足主观上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客观上实施了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欺骗行为,并实际骗取了他人财物,且数额较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
量刑依据:量刑应综合考虑犯罪数额、社会危害程度、犯罪后果、犯罪手段恶劣程度等因素,参照《刑法》和相关司法解释进行判断。
证据要求:证明合同诈骗罪需要确凿充分的证据链,包括但不限于书证、物证、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供述、鉴定意见、视听资料和电子数据等。
当时适用的法律规定:由于事件发生于2012年,故主要适用的是当时的《刑法》及其司法解释,如上述2011年发布的诈骗罪司法解释。
综上所述,对于2012年发生在聊城的合同诈骗案,其法律责任认定、定罪与量刑均需依据当年有效的《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并结合案件具体情况来判断。同时,查明并固定充足有力的证据对定罪量刑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