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认合同诈骗,首先需了解其构成要件,即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中国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对此有明确规定,理解这些规定是判断是否构成合同诈骗的关键。
非法占有的目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合同诈骗罪要求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这意味着行为人在签订或履行合同时,主观上就打算将对方的财物据为己有,而不仅仅是暂时使用或借用。
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同一法条还指出,行为人必须通过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式实施诈骗。这包括但不限于伪造合同、提供虚假的财务状况证明、虚构交易背景等手段。
合同过程中的行为:合同诈骗罪的行为发生在合同的签订、履行过程中。这意味着在合同订立前或完全履行后的欺诈行为,可能不构成此罪,但可能涉及其他类型的诈骗或其他民事责任。
骗取财物且数额较大: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构成合同诈骗罪不仅需要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而且骗取的财物数额需达到“较大”标准,具体数额由各地法院根据当地经济情况确定。
刑事处罚:一旦被认定为合同诈骗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综上所述,确认合同诈骗需要从行为人的主观意图、行为方式、行为时点、财物数额及法律后果五个方面综合考量,严格依据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进行判断。在实际操作中,若遇到疑似合同诈骗的情况,建议及时咨询专业律师,以便准确评估并采取相应法律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