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想了解中介合同中常见的诈骗方式及其法律应对措施。以下从五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虚构服务或项目:一些不法分子通过伪造资质、夸大服务能力或虚构项目来吸引客户签订中介合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这种行为可能构成合同诈骗罪。
隐瞒重要信息:中介方故意隐瞒对客户不利的重要信息,如房源的真实情况、交易历史等,导致客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签订合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条:“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对方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一)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二)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三)有其他违背诚信原则的行为。”客户可以要求赔偿损失,并有权解除合同。
收取高额预付款或定金:中介方以各种理由要求客户支付高额预付款或定金,一旦收到款项后便失去联系或提供劣质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七条:“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无权请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客户可以要求双倍返还定金。
使用虚假身份或证件:中介方使用虚假的身份证明或营业执照等证件,与客户签订合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第十六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并处二百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一)使用虚假证明材料骗领居民身份证的;(二)出租、出借、转让居民身份证的;(三)非法扣押他人居民身份证的。”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合同法,还触犯了相关法律法规,客户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
设置不公平条款:中介合同中可能存在大量对客户不利的格式条款,如违约责任不对等、权利义务失衡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九十六条:“格式条款是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采用格式条款订立合同的,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并采取合理的方式提示对方注意免除或者减轻其责任等与对方有重大利害关系的条款,按照对方的要求,对该条款予以说明。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未履行提示或者说明义务,致使对方没有注意或者理解与其有重大利害关系的条款的,对方可以主张该条款不成为合同的内容。”客户可以主张这些条款无效。
综上所述,面对中介合同中的诈骗行为,客户应提高警惕,仔细审查合同内容,必要时寻求专业法律帮助,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在遇到上述任何一种情况时,及时采取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