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用户想要了解的是,即便在合同诈骗中未实际获利,是否仍构成犯罪,以及其法律后果。在中国法律框架下,合同诈骗罪的成立并不以行为人是否获利为唯一标准,而是更侧重于行为人的主观故意与客观行为。
详细分析:
主观故意的认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的规定,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通过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式,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行为。这里的关键在于“非法占有为目的”,即使最终没有获利,只要行为人在签订合同时存在非法占有的意图,就可能构成犯罪。
客观行为的界定: 该条款进一步列举了多种具体情形,包括但不限于使用伪造、变造的票据或其他虚假证明文件;以预付款或担保的名义骗取财物等。只要实施了上述任何一种行为,无论是否获利,都可能构成合同诈骗罪。
未获利的情节考量: 虽然获利与否不是构成合同诈骗罪的必要条件,但在量刑时会作为情节轻重的一个考量因素。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1996]16号),对于虽有诈骗行为但因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得逞的情形,可以视为犯罪未遂,依法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刑事与民事责任并存: 即使在合同诈骗中未获利,行为人除了可能承担刑事责任外,还可能面临民事赔偿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的规定,因欺诈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撤销合同,并要求赔偿因此受到的损失。
预防与救济措施: 对于合同相对方而言,遇到合同诈骗嫌疑时,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并保留好所有相关证据。同时,可以通过民事诉讼途径,请求法院判决合同无效或撤销合同,追回已支付的款项或要求赔偿损失。
总结: 综上所述,即使在合同诈骗中未实际获利,也可能构成犯罪,关键在于行为人的主观故意和客观行为。中国法律不仅关注行为结果,更重视行为性质和过程中的非法目的,这体现了法律对诚信原则的维护及对合同诈骗行为的严格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