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想了解的是合同诈骗的主要手段和相关法律规定。作为资深高级律师,我可以从五个方面解析这个问题。首先,合同诈骗往往涉及“虚构事实”,如捏造合同背景或内容,诱使对方签订合同。其次,“隐瞒真相”,如隐瞒无能力履行合同、隐瞒资产状况或隐瞒合同的重要细节。再者,是“欺诈性承诺”,如许以高额回报或虚假担保诱导对方签订合同。第四,有“非法占有目的”,即签订合同时就没打算履行合同义务。最后,是“非法手段”,如伪造、变造、销毁、隐匿或篡改合同等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而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总结来说,合同诈骗的常见手段包括虚构事实、隐瞒真相、欺诈性承诺、非法占有目的以及非法手段,这些行为在中国刑法中都有明确的法律界定,并规定了相应的刑事责任。防范和揭露此类诈骗行为,需要对合同的各个环节保持警惕,确保所有交易的透明度和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