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 > 民事民法 > 合同纠纷 > 问答详情

合同诈骗 财务造假?

用户:145****8200 周村区 2024-11-27 06:24 合同纠纷 浏览量:35397
精选律师最佳回答:
姚娟
姚娟*律师/13728647853(微信同号) 专职律师 立即咨询
广东卓建律师事务所
擅长领域: 公司法、股权纠纷、融资借款、股权激励、改制重组、合同纠纷

用户希望了解合同诈骗与财务造假的法律责任及后果。从法律角度来看,这两类行为不仅会受到民事追责,还可能面临严厉的刑事处罚。

  1. 定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的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合同诈骗罪;而财务造假则主要涉及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等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四十三条明确规定了对此类行为的处罚措施。

  2. 刑事责任:对于合同诈骗,《刑法》规定可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特别严重者,则可能面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乃至无期徒刑。至于财务造假,《刑法》第一百六十一条规定了“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单位犯此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相应的刑事处罚。

  3. 民事责任:除了刑事责任外,行为人还需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依据《民法典》第五百零四条至第五百零六条规定,因欺诈等原因导致合同无效或被撤销时,受损方有权要求恢复原状、赔偿损失等救济措施。

  4. 行政处罚:针对企业层面存在的违法行为,《公司法》第二百零三条指出,公司在登记事项上作虚假陈述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并视情节轻重处以罚款;同时,《证券法》第一百九十七条也对企业信息披露不实设定了相应的行政制裁条款。

  5. 信用惩戒:近年来,我国加强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关于加快推进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机制建设的意见》(中办发〔2016〕9号)提出要加大对失信被执行人的联合惩戒力度,包括限制高消费、禁止担任法定代表人等措施,以此来震慑潜在违法者。

综上所述,无论是合同诈骗还是财务造假,都属于严重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将给企业和个人带来沉重的法律后果和社会影响。因此,建议所有市场主体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诚信经营。

相关问答
解答律师
姚娟 专职律师
广东卓建律师事务所
公司法、股权纠纷、融资借款、股权激励、改制重组、合同纠纷
服务地区:深圳市
同城律师推荐
  • 李元喜 专职律师
    专注于企业服务
    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管理体系认证、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小巨人企业认定、行业特许经营与服务资质、工伤赔偿
    服务地区:珠海市
  • 秦健峰 专职律师
    广东祥祺律师事务所
    抵押担保、经济仲裁、公司犯罪、公司法、债权债务、自然资源
    服务地区:深圳市
  • 姚娟 专职律师
    广东卓建律师事务所
    公司法、股权纠纷、融资借款、股权激励、改制重组、合同纠纷
    服务地区:深圳市
  • 李慧敏 专职律师
    权至尊知识产权
    绿色产品认证、银行保函、私人律师
    服务地区:汕头市
  • 蔡传文 专职律师
    安徽年代律师事务所
    交通事故、房产纠纷、刑事自诉、法律顾问、人身损害
    服务地区:合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