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想了解的是在中国法律体系下,因合同诈骗罪被起诉后可能面临的判决结果及其相关法律依据。以下将从量刑标准、犯罪情节、退赔退赃、自首与立功及累犯或初犯五个维度进行深入解析。
量刑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24条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1)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2)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3)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4)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5)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犯罪情节:犯罪情节对量刑具有重要影响,如是否属于单位犯罪、是否存在多次作案等情况都将影响最终判决。
退赔退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245条,犯罪嫌疑人主动退赃并赔偿被害人损失,取得谅解的,可以从轻处罚。
自首与立功:根据《刑法》第67条,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若在案件侦破中有重大立功表现,则可依法减轻甚至免除刑罚。
累犯或初犯:依据《刑法》第65条,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反之,初次犯罪者通常会获得相对较轻的处罚。
综上所述,合同诈骗罪的具体判决需结合案件事实、行为性质及被告人态度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量。建议及时咨询专业律师,以便获取针对性的法律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