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询问的是关于构成合同诈骗罪的具体行为,这一问题的核心在于理解合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及其在法律实践中的具体表现形式。
根据中国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构成合同诈骗罪的行为主要涉及以下五个方面:
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这是合同诈骗罪最常见的手法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明确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通过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合同诈骗罪。例如,虚构合同标的物的存在,或者隐瞒自己无履约能力的事实,诱使对方签订合同。
使用伪造、变造的证明文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使用伪造、变造的证明文件签订合同,也是合同诈骗的一种常见方式。这包括但不限于使用伪造的公司印章、营业执照等,以达到骗取对方信任,进而实施诈骗的目的。
收取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这也是合同诈骗罪的一种典型情形。一旦收到对方的款项或货物,立即消失,逃避合同义务和法律责任,这种行为严重侵害了对方当事人的财产权益,符合合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这种“钓鱼式”诈骗,通过小规模的履约,取得对方的信任,随后要求签订更大金额的合同,最终无法或无意履行,从而构成合同诈骗。
其他方法:除了上述几种典型情况外,任何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合同手段实施的欺诈行为,只要符合《刑法》规定的构成要件,都可能被认定为合同诈骗罪。
综上所述,合同诈骗罪的构成不仅限于直接的财物转移,还包括各种间接的欺骗行为,其核心在于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合同手段实施欺诈,损害他人财产权益。在实践中,判断是否构成合同诈骗罪,需综合考虑行为人的主观目的、客观行为以及造成的后果等多个因素。
合同诈骗罪的打击,体现了我国法律对市场经济秩序的维护和对公民财产权利的保护,任何企图通过合同手段实施诈骗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严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