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想了解的是合同诈骗罪的法律定义和认定标准。该问题关注的核心是,何为合同诈骗罪、其构成要件是什么,以及在何种情况下可能被定性为合同诈骗罪。
从资深高级律师的角度,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合同诈骗罪的法律定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的规定,合同诈骗罪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通过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这是对合同诈骗罪的基本法律定义。
其次,合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包括:1)主观上必须有非法占有的目的;2)客观上采取了欺诈手段,如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3)欺诈行为发生在签订、履行合同的过程中;4)骗取了对方当事人的财物;5)骗取的财物数额需达到较大的程度。
再者,关于“数额较大”,我国法律并未明确规定具体的数额界限,但在司法实践中,一般以一万元为起点,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以十万元以上为起点,数额特别巨大的,以五十万元以上为起点。
此外,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司法解释》(法释〔2011〕6号),明确了诈骗犯罪的相关司法认定标准,其中第五条就专门针对合同诈骗罪进行了规定。
总结来说,合同诈骗罪的定性涉及行为人的主观恶意、欺诈手段、合同环境、骗取财物的事实以及骗取财物的数额。在实际案例中,法院会根据具体案情判断是否构成合同诈骗罪,并参照相关司法解释进行量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