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 > 民事民法 > 合同纠纷 > 问答详情

合同诈骗罪罪名的界定?

用户:150****1652 西安区 2024-11-27 03:19 合同纠纷 浏览量:47637
精选律师最佳回答:
姚娟
姚娟*律师/13728647853(微信同号) 专职律师 立即咨询
广东卓建律师事务所
擅长领域: 公司法、股权纠纷、融资借款、股权激励、改制重组、合同纠纷

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该罪名的界定涉及犯罪主体、主观方面、客观行为以及危害后果等多个要素。

从资深高级律师的角度来看,合同诈骗罪的界定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1. 犯罪主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的规定,“本法所称个人和单位”,即任何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或者单位都可以成为合同诈骗罪的犯罪主体。

  2. 主观方面:要求行为人必须出于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这里的“非法占有”不仅指永久性地剥夺他人财产所有权的行为,也包括暂时性的占用但导致严重损害的情况(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3. 客观行为:表现为在签订或履行合同过程中实施了欺诈行为。常见的手段包括但不限于假冒身份、伪造文件资料、编造虚假信息等(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24条)。

  4. 数额较大:构成此罪还需满足一定金额标准。根据最新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中规定,个人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为“数额较大”;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为“数额巨大”;二百万元至三百万元以上为“数额特别巨大”。不同地区可能有所调整。

  5. 危害结果:需造成被害人经济损失或其他严重后果。即便未完全实现非法占有目的,只要给受害人造成了实际损害,亦可成立犯罪(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总则及相关司法解释)。

综上所述,合同诈骗罪的认定需要综合考虑行为主体的身份、主观意图、具体欺诈行为及其造成的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正确理解和适用相关法律规定对于打击此类违法犯罪活动至关重要。通过明确这些要点,有助于提高公众对此类犯罪的认识,同时也提醒企业在交易活动中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相关问答
解答律师
姚娟 专职律师
广东卓建律师事务所
公司法、股权纠纷、融资借款、股权激励、改制重组、合同纠纷
服务地区:深圳市
同城律师推荐
  • 服务地区:
  • 拓娜娜 专职律师
    陕西益图律师事务所
    法律顾问、公司上市、房产纠纷、离婚律师
    服务地区:西安市
  • 李元喜 专职律师
    专注于企业服务
    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管理体系认证、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小巨人企业认定、行业特许经营与服务资质、工伤赔偿
    服务地区:珠海市
  • 范志军 首席律师
    专注于非诉法律服务
    信用卡逾期优化、网贷逾期优化、断供房保房、断供房法拍房补贴、车辆出险维修记录、个债小额欠款
    服务地区:深圳市
  • 黄海律师 专职律师
    中银-力图-方氏(横琴•深圳)联营律师事务所
    海事海商、涉外法律、涉外仲裁、刑事辩护、工程建筑、国际贸易、私人律师、涉外公证
    服务地区:南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