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想了解的是,合同诈骗罪中行为人所需满足的法律条件。从资深高级律师的角度来看,合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非法占有目的:行为人必须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明确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合同诈骗罪。”这里的非法占有目的,是指行为人意图永久剥夺他人的财产。
欺诈行为:行为人需要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等欺诈手段诱使对方签订或履行合同。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1年3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12次会议通过),欺诈行为包括但不限于虚假的品质说明、虚假的价格和性能描述、虚构的履行能力等。
合同关系:行为人需与受害人存在真实的合同关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八条,“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
数额较大:只有当骗取的财物数额达到较大程度时,才可能构成合同诈骗罪。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
非法行为的后果:行为人的欺诈行为必须导致了实际的财产损失。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行为人必须“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进行诈骗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总结来说,合同诈骗罪的定性需要综合考虑行为人的非法占有目的、欺诈手段、合同关系,以及造成的经济损失,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并受到相应的刑事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