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询问的是关于签订明知无法履行的合同是否构成诈骗的法律问题,希望了解在何种情况下会被视为合同诈骗,以及相关的法律责任。
合同目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24条,如果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主观上就有不履行合同义务的故意,且是以骗取对方财物为目的,那么这可能构成合同诈骗罪。
行为表现:行为人是否有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行为,如虚构自身资质、能力,或者隐瞒没有履行合同的能力等,这也是判断是否构成诈骗的重要因素。
财产损失:对方因签订该合同而遭受了实际的财产损失,这是构成诈骗犯罪的结果要件。如果没有造成对方经济损失,可能只是一般的民事纠纷。
法律责任:若构成合同诈骗罪,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民事赔偿:即使未构成刑事犯罪,根据《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违约方仍需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即应当赔偿因违约给对方造成的损失。
总结来说,签订不能实现的合同是否构成诈骗,关键在于当事人的主观意图和客观行为。如果存在欺诈并导致他人损失,无论是否构成犯罪,都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