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的问题似乎是关于合同诈骗罪的法律定义和构成要件,以及与之相关的法律责任。从资深高级律师的角度看,合同诈骗罪主要关注点包括:1)欺诈的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导致受害者财产损失而故意隐瞒或虚构事实;2)非法占有目的,即行为人需具有非法占有受害人财物的目的;3)欺诈手段,通常涉及在签订、履行经济合同过程中,通过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来骗取对方财物;4)合同的性质,必须是在经济活动中签订的合同;5)财产损失,即受害人的财产损失必须是直接因诈骗行为所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合同诈骗活动,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二)以伪造、变造、盗用、冒用他人的有效印章的;(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五)致使对方当事人无法履行合同的其他情形。”
总结来说,合同诈骗罪是指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大量财物的行为,依照我国刑法将受到相应的刑事处罚。理解这一犯罪的关键在于识别行为人的主观恶意和造成的经济损失,以及其是否符合刑法中规定的五种情形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