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的问题关注的是合同诈骗罪中的“合同”的定义和法律内涵。从资深高级律师的角度看,此问题的核心在于理解在构成合同诈骗罪时,合同的法律性质、形式要求、内容合法性以及其在诈骗行为中的角色。
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的规定,合同诈骗罪中的“合同”是指在经济活动中或者其他社会活动中形成的各种书面或者电子形式的约定,包括但不限于买卖合同、租赁合同、服务合同等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
其次,该合同必须是合法有效的。诈骗者通常会通过伪造、篡改或利用虚假信息签订合同,以此作为实施诈骗行为的手段。
第三,合同应当具备正常履行的可能性和意图。在合同诈骗罪中,犯罪分子并无实际履行合同的能力或意愿,而是利用合同为掩护进行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行为。
第四,合同的内容与诈骗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即犯罪分子通过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合同,并因此遭受财产损失。
第五,结合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相关司法解释,例如《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1〕7号),对合同诈骗罪中的“合同”也有所界定和细化。
综上所述,在中国法律框架下,合同诈骗罪中的“合同”,不仅指形式合法、内容明确的契约,而且要求合同成立的目的和过程必须基于真实的交易意愿,否则一旦涉及欺诈并造成他人财产损失,就可能触犯刑法规定的合同诈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