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的问题主要关注在办理房屋按揭贷款并完成抵押手续之后,借款人应当如何行事以及相关的法律规定。答案主要包括:房屋所有权归属、还贷责任与风险、抵押权行使条件、贷款违约后的法律后果以及房产处置流程。
房屋所有权归属:根据《物权法》第一百八十七条,以建筑物设定抵押权的,应当办理抵押登记,抵押权自登记时设立。虽然房产已抵押,但购房人(借款人)仍拥有房产的所有权,只是其使用权受到贷款协议和抵押合同的限制。
还贷责任与风险:《合同法》第二百零六条规定借款人应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若未能按时还款,根据《担保法》第五十三条,抵押权人有权依法处分抵押财产,优先受偿。
抵押权行使条件:只有在借款人未按期履行债务或者发生合同约定的情形时,银行作为抵押权人才能行使抵押权。
贷款违约后的法律后果:《民法典》第六百七十六条规定:“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同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规定了在购房者无法清偿贷款时,银行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拍卖或变卖抵押房产。
房产处置流程:根据《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银行在取得法院裁定拍卖抵押房产后,需通过公开拍卖等方式处置房产,所得价款用于偿还贷款本息及费用。
综上所述,在完成按揭买房抵押手续后,借款人需严格履行还款义务,否则可能面临抵押权人行使抵押权的风险,包括房产被依法处置以清偿债务。因此,购房人在签订贷款合同时务必充分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自身权益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