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提问的核心是关于在抵押贷款中发现抵押物为虚假情况时应如何处理以及相关法律规定是什么。答案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及相关司法解释,提供虚假抵押物进行贷款可能构成合同诈骗罪,责任人需承担刑事责任。同时,《物权法》第一百八十六条规定,抵押人以虚假财产设定抵押权的,抵押合同无效,且抵押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贷款合同效力:如发现抵押物虚假,根据《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的规定,如果存在欺诈行为,该贷款合同可以被认定为无效或者可撤销。
民事救济途径:受害者可以通过民事诉讼途径请求法院确认抵押合同无效,并要求返还已支付的贷款本金及利息,依据的是《民事诉讼法》和《侵权责任法》的相关规定。
银行及相关部门的责任:按照《商业银行法》第七十一条,银行在办理贷款业务过程中,应对抵押物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严格审查,未尽职调查造成损失的,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监管处罚:金融机构若因审核不严导致贷款被骗,监管部门可根据《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四十六条、四十七条等规定对其进行行政处罚。
综上所述,在抵押贷款中遇到抵押物虚假的情况,受害人有权要求追究相关责任人的刑事责任和/或民事赔偿责任;同时,监管机构也将对违规的金融机构进行严厉惩处。在此过程中,应充分运用《刑法》、《物权法》、《合同法》、《民事诉讼法》、《侵权责任法》以及《商业银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维护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