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想要知道的是,通过弃房断供是否能够有效避免因房贷违约而面临的法律诉讼。简单来说,这种做法不仅不能逃避法律责任,反而可能带来更严重的后果。
从资深高级律师的角度来看,针对此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合同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577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这意味着,一旦签订贷款协议,借款人就有义务按照约定还款,擅自停止还款将被视为违约行为,银行有权要求其履行合同或赔偿损失。
信用记录影响: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征信业管理条例》相关规定,个人信贷信息会被记录在案,包括但不限于逾期还款情况。若发生“弃房断供”,不仅会影响个人征信评分,还可能导致未来难以获得其他金融机构提供的服务。
资产处置风险: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七条规定,“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可以查封、扣押、冻结被执行人的财产。”如果因为未能按时偿还贷款导致被起诉,则房屋作为抵押物可能会被法院依法拍卖用于偿还债务。
额外费用负担:除了本金和利息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中明确指出,在处理此类纠纷时还需考虑滞纳金、罚息以及诉讼过程中产生的各项费用(如律师费)等,这些都将由违约方承担。
社会道德考量:虽然这一点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法律范畴,但从社会伦理角度来看,主动放弃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感并不值得提倡。面对经济困难时应积极寻求解决方案而非逃避问题。
综上所述,试图通过“弃房断供”来规避法律责任既不可取也行不通;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与银行协商调整还款计划或寻找其他合法途径解决问题。同时提醒大家要树立良好的信用意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同时也要尊重契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