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问题概述:用户在面临经济困境时,想要了解如果选择“弃房断供”,即停止偿还银行按揭贷款,将会面临的法律后果,以及可能涉及的法律责任、房屋产权归属、信用记录影响、银行追偿程序及法院诉讼等方面的具体法律规定。
资深高级律师角度分析:
法律责任:根据《合同法》第206条和《物权法》第179条规定,借款人与银行签订的按揭贷款合同具有法律约束力,弃房断供构成违约,银行有权要求继续履行合同义务,支付剩余本金、利息及可能产生的逾期罚息。
房屋产权归属:依据《物权法》第180条和183条规定,在按揭期间,虽然购房者是房屋所有权人,但银行对该房产享有抵押权。若发生断供,银行可依法行使抵押权,通过拍卖、变卖等方式处置抵押房产以优先受偿。
信用记录影响: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弃房断供将导致逾期还款记录进入个人信用报告,严重影响个人信用评级,限制未来融资活动。
银行追偿程序:按照《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银行在多次催收无果后,可通过提起民事诉讼的方式,请求法院判决强制执行还款义务,甚至启动抵押房产的司法拍卖程序。
法院诉讼:在实际操作中,若断供行为持续,银行诉诸法院后,法院通常会支持银行的诉求,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条等规定,判定解除购房合同,同时处置抵押房产用于清偿债务。
总结:用户选择弃房断供不仅需承担违约责任,还将面临银行通过法律途径追偿欠款,房产被拍卖的风险,同时对个人信用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在决定是否弃房断供前,建议积极寻求其他解决途径,如协商调整还款计划或出售房产等方式,避免产生严重的法律和经济后果。